常用分光器光衰

分光器(光分路器)的光衰是其核心参数之一,指输入光信号经过分光后,各输出端口的光功率衰减值。不同分光比的分光器,其光衰存在固定的理论值,同时实际应用中还会受到插入损耗等因素影响。以下是常用分光器的光衰相关知识:

一、分光器光衰的理论计算

分光器的光衰主要由分光比决定,遵循 “光功率分配与对数衰减” 的关系。理论衰减值计算公式为:
衰减值(dB)= 10×log₁₀(1 / 分光比)
常见分光比及对应的理论光衰如下:
分光比 理论衰减值(dB) 说明
1:2 ≈3.01 dB 输入光平均分配到 2 个输出端口,每个端口获得 1/2 光功率
1:4 ≈6.02 dB 每个端口获得 1/4 光功率
1:8 ≈9.03 dB 每个端口获得 1/8 光功率
1:16 ≈12.04 dB 每个端口获得 1/16 光功率
1:32 ≈15.05 dB 每个端口获得 1/32 光功率
1:64 ≈18.06 dB 每个端口获得 1/64 光功率

二、实际光衰的影响因素

理论值是理想状态下的计算结果,实际应用中分光器的光衰会略高于理论值,主要原因包括:
  1. 插入损耗:光信号在分光器内部的光纤接口、耦合器等部件中传输时,因折射、反射等产生的固有损耗,通常为 0.3~1.5 dB(优质分光器可控制在 0.5 dB 以内)。
  2. 分光均匀性:同一分光比的不同输出端口之间的衰减差异,优质分光器的均匀性可控制在 ±0.5 dB 以内,劣质产品可能更大。
  3. 波长影响:分光器在不同波长(如 1310nm、1550nm)下的衰减值可能存在微小差异(通常≤0.3 dB)。

三、应用场景中的光衰考量

在光纤通信网络(如 FTTH、数据中心)中,分光器的光衰需结合系统总链路预算设计:
  • 例如,FTTH 网络中,OLT 到 ONU 的总链路衰减需包含分光器衰减、光纤衰减(约 0.3~0.4 dB/km)、连接器 / 熔接损耗(约 0.2~0.5 dB / 个)等,需确保总衰减不超过光模块的接收灵敏度范围。
  • 高分光比(如 1:64)的分光器光衰较大,适合短距离或高功率光模块的场景;低分光比(如 1:2、1:4)则适用于长距离或分支较少的链路。

四、总结

常用分光器的光衰以理论值为基础,实际衰减需叠加插入损耗,通常比理论值高 0.5~1 dB。选择时需关注分光比、插入损耗、均匀性等参数,以匹配系统链路预算要求。
THE END